廉颇, 战国末期赵国的著名将领,以其勇猛果敢而闻名于世,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出生于赵国苦陉(今河北定州市邢邑),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廉颇率兵讨伐齐国,取得了大胜并攻取了阳晋,被赵王拜为上卿。
廉颇在赵孝成王时期表现出色,曾以蔺相如位居己上而不服,但最终两人和解,成为刎颈之交。在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但后期因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被赵括替代,导致赵军惨败。
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廉颇与乐乘率军大破燕军,杀燕将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因此受任为相国,封信平君。然而,在赵悼襄王时期,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和楚国,最终老死于楚地。
廉颇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因其忠诚和勇猛而被后人尊称为“英勇抗秦的民族英雄”。他与蔺相如的“负荆请罪”故事也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在历史上,廉颇被追封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追尊他为临城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