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肺复苏术(CPR)
操作步骤:确认环境安全、判断意识、检查呼吸、呼救并取得AED、进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
注意事项:按压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每分钟按压100-120次,深度5-6厘米,确保有效按压。
海姆立克急救法
操作步骤:判断情况、站立背后、握拳冲击、重复操作,直到异物被排出。
适用情况:处理因异物阻塞气道导致的窒息情况,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儿。
创伤急救
止血:直接压迫、加压包扎、止血带等方法。
包扎:使用干净的布料轻轻包裹伤口,避免摩擦。
固定:固定骨折部位,减少移动带来的伤害。
搬运:安全搬运伤者,避免二次伤害。
呼吸道急救
处理窒息:使用海绵滴管、头部后仰等方法。
处理呼吸困难: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异物进一步阻塞。
意识状态评估和保护
识别意识丧失:通过轻拍双肩和呼唤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反应。
保护措施:在确认患者无反应后,立即拨打120并寻求帮助。
化学品中毒
处理过敏反应:立即将中毒者移离中毒环境,并清除口腔中的毒物。
处理化学品吸入:保持呼吸通畅,尽快联系急救服务。
动物咬伤
处理措施:迅速清洗伤口,并使用压力绷带加压包扎以减少出血。
其他急救技能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AED进行电击,帮助恢复心脏跳动。
烧伤和烫伤处理:迅速将受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减轻疼痛和热损伤。
骨折和脱臼处理:遵循“RICE”原则,即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
中毒处理:立即将中毒者移离中毒环境,并清除口腔中的毒物。
创伤性伤害处理:对刀伤、枪伤、扭伤等进行急救处理,包括正确的固定和包扎方法。
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
目的和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伤者愈后的生存质量,遵循“快抢、快救、快送”的原则。
程序:拨打120、迅速将伤者移至安全地方、快速分类、先抢救危重者、优先护送危重者。
通过这些培训内容,公众可以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技能,提高在遇到紧急状况时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从而为社会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