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新政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将覆盖全部14科,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选考科目安排:
实行“3+1+2”模式:“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2”是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
英语学科调整:
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三年内有效。
成绩呈现方式:
计入高考科目成绩以等级或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以等级呈现成绩的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
录取机制:
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逐步取消高招录取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
其他调整:
语数外每科150分,总分450分,计原始分,物理、历史100分/门,计原始分。政治、地理、化学、生物:100分/门,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总成绩(赋分等级分为A、B、C、D、E,5个等级,最低等级赋分为30分)。
这些政策旨在通过改革高考制度,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