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起义是北宋末年的一次重要农民起义, 发生于公元1119年至1121年,历时三年。起义的主要原因是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将梁山泊水域收归“公有”,对入湖捕鱼、采藕、割蒲的百姓重征税赋,导致民众生活无着落。宋江聚集了三十六人在梁山泊起义,攻打河朔、京东东路等地,最终在宣和三年(1121年)被海州知州张叔夜伏击,起义失败。起义失败后,宋江选择了投降并接受招安。
具体来说,宋江起义的背景是北宋末年,朝廷实行对外屈辱、专力防内的政策,政权、财权和兵权高度集于中央,土地兼并严重,封建剥削残酷,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发。宋江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朝廷将梁山泊水域收归“公有”,对百姓重征税赋。起义军一度发展到纵横好几个州府,有一定影响力,但最终被张叔夜击败并投降。
建议进一步研究宋江起义的细节,可以参考《宋史》中的相关记载,以及《水浒传》等文学作品中的描述,以获得更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