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主要包括 山地、塬、川三大类型,同时具有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的特点。以下是黄土高原地貌的详细描述:
山地
黄土高原上的山地耸立在高原之上,如六盘山以西的陇中高原上的屈吴山、华家岭、马衔山,陇东陕北高原上的子午岭、白于山、黄龙山等。
塬或塬
黄土高原的平坦地面被称为塬或塬,著名的有甘肃东部的董志塬、陕西北部的洛川塬等。塬面宽阔,适于机械化耕作,但易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出长条状塬地,称为“梁”地。梁地再被沟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状有如馒头状的山丘,称为“峁”。
川
深切在塬面下的河谷平原称为川。在梁峁地区地下水出露,汇成小河,河水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在两岸形成小片平原。川两旁还有阶地,即“掌”、“杖”地,掌是川地上源的盆地状平原,与条状分布的杖地不同。
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的地表由于长期受到强烈的流水侵蚀,形成了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沟谷地貌包括纹沟、细沟、切沟、冲沟等,沟间地地貌有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等。
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耕作,但同时也容易受到水侵蚀。
生态环境脆弱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如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建梯田等,以防止水土流失。
综上所述,黄土高原的地貌以山地、塬、川为主,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这些地貌特征使得黄土高原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