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文化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巴渝文化:
码头文化即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
江湖气:
码头文化带有浓厚的江湖气,以“义”字为口号,但实际上以“利”字当头。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来自“五湖四海”,重情重义也重利,看似开放,其实很保守。
经济利益:
码头文化的内核是一个比较狭小的义利圈子,其基础是相互依赖的经济利益,其表现是传统信义文化在社会底层的具体形态,即江湖义气。
社会组织形式:
码头文化经常和行帮组织、会馆和袍哥人家这样江湖气十足的传统社会组织形式联系在一起。
历史背景:
码头文化产生和兴盛于江河湖海码头,如中国传统的码头文化主要产生于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上海等地,这与比较发达的长江河运相关。
综上所述,码头文化可以理解为 围绕河岸货运为中心的一群人的文化,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带有浓厚的江湖气和义气,同时也有较为保守和排他的特点。这种文化在历史上与江河湖海的码头贸易密切相关,并在社会底层形成了特定的义利圈子和社会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