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稳定性
基本工资:是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由用人单位根据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因员工的表现而有所变化。
岗位工资:根据岗位的权利、责任、劳动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技能、安全系数、重要性等评价要素明确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内容,工资多少需要按岗位来转移,以岗位为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制度,因此具有较大的变动性。
支付标准
基本工资:一般按照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的形式支付,是员工固定收入的主要部分。
岗位工资:需要按照岗位来计算,不同岗位的工资水平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且随着岗位变动而调整。
适用对象
基本工资:适用于所有员工,主要依据员工的基础劳动价值和职务等因素设定,较少与特定岗位职责紧密挂钩。
岗位工资:根据员工所在岗位的职责、技能要求、工作难度以及该岗位对企业的重要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因此不同岗位的工资标准不同。
法律依据
基本工资: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
岗位工资:法律依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等,岗位工资是工资总额的一部分,是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
构成部分
基本工资:构成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岗位工资、各种福利、补贴及津贴、奖励或处罚等。
岗位工资:是基本工资以外的工资构成部分,常见的有岗位津贴(补贴)。
综上所述,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在稳定性、支付标准、适用对象、法律依据和构成部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基本工资为员工提供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岗位工资则更多地体现员工的职位和工作性质所应得的报酬,并且随着岗位变动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