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物理观念
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并能够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初步具有现代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能用于描述自然界的图景。
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
科学思维
具有构建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
能正确使用物理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使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实验探究
具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
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
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
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和能力,能准确表达、评估和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与结果。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
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能尊重他人,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
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以及遵守道德规范,保护环境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这些核心素养不仅涵盖了物理学的知识体系,还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培养的思维方式、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旨在为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