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这些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加快建设宽带、数字、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
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包括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
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
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
新材料产业
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
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
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
生物产业
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
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
新能源汽车产业
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
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新能源产业
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
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
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
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
数字创意产业
着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相关服务业
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科技含量高: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
市场潜力大:具有巨大的成长潜力和市场空间。
带动能力强: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综合效益好: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
重要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加快培育和发展这些产业,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
综上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引领着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