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701年-761年),字 摩诘,号 摩诘居士,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他原籍山西祁县,后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在诗歌、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早年在长安,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此后,他半官半隐居。安史之乱期间,王维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
王维的诗歌题材广泛,无论是山水田园、边塞军旅,还是送别酬答等主题,他都能信手拈来,写出令人赞叹的佳作。他的山水田园诗更是一绝,以清新自然、意境空灵著称,将自然之美与心境之妙完美融合,创造出了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艺术境界。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的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王维的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