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制祈福金币:
一盒共12枚,通体点缀暗八仙吉祥图样,边廓饰以云纹,底面缠枝花卉。2017年以含佣金成交价为4197.5万元成交。
齐刀:
齐国铸造的货币,主要流通在齐国。齐刀比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称。2017年拍卖成交价为780万元。
祺祥重宝:
直径约3.5厘米,重约12.5克。2013年,在北京诚轩拍卖会上,最终以575万港币成交,约合人民币485万。
辽·年号平钱27枚:
构成了完整的辽代年号平钱。2010年,在世佳艺术拍卖会上,最终以425.6万人民币成交。
战国“下阳”背“十七两”三孔布:
高为7.3cm,最宽处为3.7cm,重约13.4克。2012年,在北京诚轩拍卖会上,起拍价为80万元人民币,最终以368万人民币成交。
赵国“武阳”背“一两”三孔布:
字体清晰,边缘轮廓线完整。2010年,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最终以352.8万元人民币成交。
清·咸丰重宝大清宝福一百铜币:
正面为咸丰重宝,背面为大清壹百和满文宝福纪局。2013年春季拍出322万港币,约人民币272万。
清代“宝源局造”背“镇库”:
严格意义上不是一种流通货币,是翻砂铸钱中使用的模具。2013年春季拍出253万。
清代重宝大清宝福一百铜币:
2013年春季拍出322万港币,约人民币272万。
战国时期秦银质半两大钱一枚:
通体红斑绿锈,美观可人。2011年,在保利拍卖会上以207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金代真书折二型“天眷通宝”:
折二约为2枚,多在河南、山东、山西等金统治区内出土。2013年春季拍卖会中国嘉德以214.5万人民币拍卖成功。
清代“咸丰元宝”背“宝泉当五百”雕母:
我国最早采用范铸法铸钱。2013年秋季以218.5万人民币成交。
大朝通宝:
蒙古汗国尚未改称号为“元”之前的亲笔,是我国古钱“50名珍之一”。
大泉五千:
三国时期吴国的钱币,曾被评为中国古钱“50名珍”之一,价值30万。
应历通宝:
辽国时期穆宗皇帝年间所铸造,同为古钱“50名珍”之一。
天显通宝:
辽国太宗天显年间铸造的,具有辽钱风韵。
中统元宝:
忽必烈年间所铸造的,均为平钱。
永光、景和两版钱币:
南朝宋前时期的钱币,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存世量极少。
咸通玄宝:
唐朝咸通年间所铸,由于很快就废弃了,因此世间罕见。
永平元宝:
前蜀时期钱币,存世量极少。
这些古钱币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而且在拍卖市场上也表现出极高的价值。建议收藏爱好者在购买或了解这些古钱币时,选择信誉良好的拍卖行或古董店,以确保其真实性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