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2017年2月12日),男,祖籍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盛康镇任家湾,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被誉为“中国航天四老”之一。
任新民在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8年,任新民被美国布法罗大学机械工程系聘为讲师。1949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历任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研究员、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教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总体技术研究室主任、一分院液体发动机设计部主任等职。
在20世纪50年代起,任新民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的研制工作,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做出了卓越贡献。他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并因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他还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
任新民在航天事业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包括作为中国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1990年,他作为发射外国卫星工程的总设计师,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国际商业发射服务零的突破。1999年,任新民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6年,他获得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颁发的“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任新民在航天技术和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贡献对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17年2月12日,任新民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10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