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姓的来源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
出自子姓
宋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子姓。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封其子子宋于宋,封地在今河北赵县北,伯爵侯国。周武王灭商后,也灭了与商王同姓的宋国。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后,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启之孙稽,为宋公,以奉商祀。微子启为帝乙的庶长子,商纣王之兄,在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中立有大功。宋公稽之子丁公申继位后,宋国南迁到商汤故地商丘,即今河南商丘。宋襄公时,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至宋悼公时,宋国衰落而东迁于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到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
出自姬姓
宋姓的另一来源是姬姓。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大夫姬宋,名宋,他的子孙后代都以他的名为姓,称之为宋氏。
源于改姓
宋姓也有源于改姓的情况。例如,韩姓改宋姓,为过继改姓。生于上海的宋氏三姐妹,先辈是客家人,原住河南安阳。南宋时期,韩显卿入粤任廉州太守,后定居文昌锦山。宋美龄的父亲宋嘉树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遂改姓宋。此外,山东成武宋氏部分是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的后裔,其直线世系成武郜鼎赵宋。山东成武县郜鼎部分宋氏为赵氏改姓,该族尊宋·靖王次子赵昶为其一世祖,且已经流散至各地,留在当地的人数已不多。1276年,元攻南都,宋朝覆灭。因怕元兵追杀,赵氏一族中赵昶与其兄赵旭自临安逃至山东禹城,后赵旭隐迹禹城,赵昶逃至山东成武并改为宋姓融入当地宋氏。
少数民族改宋姓,主要有源于土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综上所述,宋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宋姓在中国大陆分布较广泛,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湖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