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资的计算通常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2 × 缴费年限 × 1%。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的范围通常在0.6到3之间。
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例如,50岁退休按195个月,55岁退休按170个月,60岁退休按139个月。
过渡性养老金
针对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 = 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缴费基数 × 缴费年限 × 1.3%。
过渡性养老金用于弥补当时尚未建立个人账户的那段工作年限。
具体案例分析
假设某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7000元,某职工工龄40年,个人账户余额为10万元,60岁退休,平均缴费指数为1.0。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 (7000 + 7000 × 1.0) ÷ 2 × 40 × 1% = 28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 100000 ÷ 139 ≈ 719元。
过渡性养老金
假设该职工有1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
过渡性养老金 = 7000 × 1.0 × 10 × 1.3% = 910元。
总结
通过上述公式和案例分析,可以看出退休工资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个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等。建议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使用退休工资计算器或相关公式进行详细计算,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