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星座是中国计划建设的一个 全球低轨卫星星座通信系统。该系统旨在提供全球实时数据通信和综合服务,包括移动通信、宽带互联网接入、导航增强等功能。鸿雁星座计划分阶段实施,最终将形成由数百颗卫星组成的“海、陆、空、天”一体的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接入系统。
系统组成
空间段:包括GNSS系统和“鸿雁”卫星星座。
地面段:主要由监测站、中心处理站、信息传输与分发网络组成。
用户段:为联合接收导航卫星及“鸿雁”卫星进行定位的用户接收机。
发展历程
2016年11月,鸿雁星座在珠海航展期间正式发布。
2018年12月29日,首颗试验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2019年12月16日,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在重庆两江新区投入运营,标志着鸿雁星座正式启动运营。
计划在2025年左右完成建设,通过数百颗卫星构建全球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接入系统。
系统功能
全球实时数据通信: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实时数据通信服务,包括语音、短信、数据传输等。
导航增强:通过双频监测和其他技术增强北斗的定位精度。
多领域应用:支持海洋、气象、交通、环保、地质、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监测数据信息传送需求。
战略意义:增强国家在通信领域的自主性和安全性,争夺低轨道空间资源。
技术优势
通信时延小:低轨卫星的通信时延小,抗毁性强。
成本低:相比其他卫星通信系统,鸿雁星座的建设成本较低。
技术领先:鸿雁星座采用6G通信技术,从太空向地面传输信号更强大。
鸿雁星座的建设将带动中国航天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形成卫星及高新技术应用产业集群,并有望在全球通信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