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是指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列入和管理的名单。该名单包含的企业是指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行政法规且情节严重的企业。
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原因
长期未履行义务:
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满3年后仍未履行相关义务。
提交虚假材料:
企业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变更或注销登记。
传销行为:
组织策划传销或因为传销行为提供便利条件,两年内受到三次以上行政处罚。
不正当竞争:
因不正当竞争行为两年内受到三次以上行政处罚。
侵害消费者权益:
因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造成人身伤害等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两年内受到三次以上行政处罚。
虚假广告:
因发布虚假广告两年内受到三次以上行政处罚,或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人身伤害或其他严重社会不良影响。
商标侵权:
五年内商标侵权两次的公司,或因为某些原因被停止受理商标代理业务。
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影响
审查行政许可、资质、资格、委托承担政府采购项目、工程招投标时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提高检查频次,依法严格监管
。
不适用告知承诺制。
不予授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荣誉称号等表彰奖励。
其他惩罚措施。
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后的措施
了解具体原因并整改:
企业应通过官方渠道或法律途径查询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全面自我审查,核实相关情况,如有违法违规行为,应立即进行整改。
申请移出名单:
准备相关材料,申请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企业年度报告的相关内容
企业年度报告内容包括企业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企业,其年度报告将被依法公示。
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后果
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行政处罚:
情节严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刑事责任: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限制担任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以免对企业经营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