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华雄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废黜少帝刘辨,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封为相国,独揽朝政大权。董卓残暴不仁,引发了天下人的不满和反抗。以袁绍、曹操为首的十八路诸侯联合起来,共同讨伐董卓,意图恢复汉室的荣光。
在华雄的威名下,联军中的将领们心生畏惧,无人敢应战。这时,刘备的义弟关羽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前去迎战华雄。在联军的营帐中,关羽的请求最初并未得到重视,袁绍等人认为关羽地位卑微,不足以担当重任。然而,曹操却慧眼识英雄,看出关羽非同小可,于是力排众议,支持关羽出战。在曹操的坚持下,关羽得以披挂上阵。
关羽出战前,曹操亲自为他斟酒,以壮行色。关羽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言罢,提刀上马,直奔敌阵。此时,营帐中的酒尚温,众人心中忐忑,不知关羽此去吉凶如何。不久,关羽手提华雄首级,骑马归来,营帐中的酒尚温。关羽的英勇表现,令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惊叹。他的勇猛和豪气,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联军的阴霾,提振了士气。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关羽的英勇和智谋,也体现了曹操的识才和信任,以及关羽在乱世中展现出的忠诚和勇气。从此以后,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了一段佳话,关羽的形象也因此被塑造成了忠义和勇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