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双林一带的各庵寺,他们所烧的斗香,用红纸糊作斗形,两斗相合,然后在里面放檀香、桂花叶及金银箔锭,外面用丝绵捆系。而且初次烧斗香的小孩要作旗杆斗形。
烧天香的风俗习惯无锡人过中秋是有一套完整的习俗规矩的:早晨起来,要吃糖芋头,放上红糖和桂花,甜糯香滑,美味极了。有些人家中午要摆欢喜酒,表达在团圆佳节思念祖先之情。摆欢喜酒祭祀时,桌上只会放一个九拼盘,里面有五样素菜,四色水果,再放清酒数盅,不会上饭,不化锡箔。中秋节重点在于晚上,一家人要尽可能团聚在一起吃八月半夜饭。
除此之外,无锡人还有一个习俗至今仍保留着,那就是在中秋晚饭后每家每户都要在天井或院子里烧天香拜月亮、斋月宫。暮色降临后,家家户户把茶几搬到屋前,摆放上月饼、栗子、白果等干果点心,桌子中央放一只用香筑成口大底小的方斗形香斗,香斗中放上檀香木、末香等,再插入线香燃烧。有些人家还将叠成的一只只元宝堆放成圆锥形的花状,顶端放一朵红色纸花,在香斗线香点燃完后化掉。香斗燃烧时间很长,点燃的线香在夜空中星星点点,瑞气氤氲,香随风飘,映着一轮明月,好一派宁静。
据老人们说,烧天香的目的是祈求月里嫦娥赐给人间太平安宁,保佑亲人永不分离。因为无锡地区一般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基本都是妇女儿童拜月。烧天香后,大人就将月饼、干果分给孩子吃,一些顽皮的孩子还会从村头跑到村尾,向邻居讨些自家没有的果品尝尝。
烧天香的介绍江浙一带有烧斗香祀月的习俗,也称点天香、烧天香或上天香。斗香是一种大香斗,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斗,因在香上加糊纸斗,故称斗香。
俗语云:其制,周围尺许,高四五层,上渐锐若塔形,裁纸为斗,贯其上,斗旁插小旗二。斗内实以香屑或沙土,上插香,有的还插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有些地方的斗还会在其四周糊纱绢,绘有月宫亭台楼阁或写有月圆人寿之类的剪纸金字。香斗中央竖起一炷高香,上粗下细,二尺来高,正面糊有纸糊牌坊,飞檐翘角,金光闪耀,牌坊两侧缀以楹联匾额,还插有彩色旌旗等装饰,好一个气派豪华。
等到晚上,将斗香放在庭院里的供桌上,可连续烧几个时辰,称烧斗香。《海虞风俗竹枝词》有说到:方形香斗供庭前,三角旗儿色倍鲜;檀木香排书吉语,合家罗拜庆团圆。
在浙江双林一带的各庵寺,他们所烧的斗香,用红纸糊作斗形,两斗相合,然后在里面放檀香、桂花叶及金银箔锭,外面用丝绵捆系。而且初次烧斗香的小孩要作旗杆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