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合理避税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转让定价
通过关联企业,达到整体最大限度的逃避纳税义务。对产品、劳务的交易不按市场价格进行,在税率高地区采用高进低出,在低税率地区采用低进高出,以达到整体的避税。在跨国企业中甚至还存在开票公司这种形式。
企业存货计价避税
根据企业内部具体的核算方法和存货的市场价格变动,采用高转成本,低转利润的办法。
折旧与资产摊销法
采用税法允许而对企业有利的折旧方法,如加速折旧法,以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对无形资产、包装物、低值易耗品、递延资产、材料的摊销尽可能保持成本最大化,税前利润最小化。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合理利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税收优惠奖励返还政策,以及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如季度应纳税收入不足9万的小规模纳税人免税,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万的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并减按20%税率等。
改变销售结算方式
选择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推迟收入确认的时间,从而延迟纳税。避免将价外补贴收入汇入销售收入,将销售过程中的回扣冲减销售收入,合理坐支,少汇销售收入,以降低应纳税额。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企业的研发费用可以按175%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注册不同类型的公司
注册一般纳税人公司、小规模纳税人公司或个体工商户,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税务要求,选择合适的纳税主体,以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进入特殊行业
利用对某些行业的免税规定,如服务业中的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等提供的养育服务免缴营业税。
合理利用区域税收优惠政策
选择在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特定区域设立企业,享受较大程度的税收优惠。
合理规划管理
合理规划和计算成本费用,如折旧、研发费用等,这些可以在税前扣除,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合理规划交易结构,合理安排资金流动,选择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推迟收入确认时间,可以实现税收的最小化。
通过以上方法,一般纳税人可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税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避税方法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偷税漏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