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癸丑学制是 1912年至1913年间民国政府制定并公布的一个学校系统,因制定年份分别为壬子和癸丑而得名。这个学制包括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三个系统,并规定儿童从6岁入学至大学毕业,整个学程为17年或18年。
学制系统
普通教育
初等教育:7年,包括初等小学4年和高等小学3年,男女同校。
中等教育:4年,不分级,男女分校。
高等教育:6年至7年,包括大学预科3年和本科3年至4年,专门学校预科1年和本科3年(医科4年)。
师范教育
师范学校:本科4年,预科1年。
高等师范学校:本科3年,预科1年。
实业教育
甲种实业学校:3年。
乙种实业学校:3年。
特点
缩短学制:
与之前的学制相比,壬子癸丑学制缩短了学习年限,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男女同校:
女子教育得到了重视,打破了传统的性别界限。
注重实用性:
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训练,使教育更加贴近社会实际。
强调全面发展:
注重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该学制为参照日本明治维新后新学制拟定,施行到1922年,废除了教育上的两性差别和满清贵胄学堂。
实施情况
壬子癸丑学制自1912年公布后,至1922年实施壬戌学制为止,期间教育部陆续颁布了各种学校法令和规程,使该学制得以充实和具体化。
影响
壬子癸丑学制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教育制度的一次重要变革。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格局,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民国初期学校教育的变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