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的死因在历史上有多种说法,以下是几种较为可信的解释:
自缢说:
这是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据史料记载,马嵬驿兵变时,唐玄宗为求自保,赐给杨贵妃一条白绫,让她自缢而死。此后,杨贵妃的尸体被埋葬在马嵬坡。这种说法得到了《旧唐书》和《新唐书》等官方史料的支持。
死于乱军说:
一些历史学者认为,杨贵妃并非死于自缢,而是在马嵬驿的乱军中被杀死。当陈玄礼发动兵变时,杨贵妃成为了众矢之的,死于乱军之中。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史料支持,如杜甫的《哀江头》一诗中提到“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暗示杨贵妃可能死于乱军。
缢死于佛堂:
根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资治通鉴·唐纪》《唐国史补》等众多史料的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马嵬驿,禁军哗变,唐玄宗无奈赐杨贵妃自裁,杨贵妃被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
逃脱流落说:
另一种观点认为,杨贵妃并没有死于马嵬驿,而是设法逃脱了。传说杨贵妃在侍女的帮助下,用替身代替自己自缢,而她本人则隐姓埋名,流落民间。这种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但也缺乏有力的史料支撑。
吞金而死:
刘禹锡的《马嵬行》中有“贵人饮金屑”的描述,有观点依此认为杨贵妃可能是吞金而亡。不过,陈寅恪先生经过考证,认为此说法可能源自“里儿中”,但不排除杨贵妃在被缢死之前有吞金的可能性。
不死传闻: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述“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有人认为这暗示杨贵妃并没有死,而是转移到了日本。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中国著名思想家周作人的认同,他说曾在日本山口见到过杨贵妃墓。
综合以上说法,杨贵妃的死因存在多种可能性,但自缢说和死于乱军说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史料支持。尽管存在一些其他说法,但缺乏确凿的证据来支持这些观点。因此,杨贵妃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历史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