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中国古代封建时代的中央政府高级官职,其职位相当于总理,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尚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最初是掌管文书及群臣章奏的官员,后来逐渐演变为六部的最高长官。在隋朝时期,尚书省正式设立,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一名,负责各自部门的事务。在唐朝,尚书省长官为左右仆射,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在明清时期,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也称为尚书,地位崇高,是古代官员中的最高职位之一。
具体到现代政府的对应关系,尚书的职责相当于总理,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例如,在清朝,六部尚书分别相当于商务、农业、教育、国防、司法和公共工程等部门的主官。在隋唐时期,尚书是正三品,明朝是正二品,地位相当高。
总结来说,尚书是中国古代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重要官职,其职责和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提升,最终成为辅佐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首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