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两大主要因素。具体来说:
人的不安全行为
定义: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包括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等。
具体表现:
班前、班中饮酒,酒后上岗
工作期间私自串岗、离岗、睡觉、干私活
工作期间打闹、斗殴
生产场所穿拖鞋、赤脚、赤膊、敞衣、戴头巾、围巾等
擅自进入危险区域(如喷溅、煤气、放射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温烫伤、吊物下方等)
跨越红坯辊道、转盘、乘、坐、钻皮带,跨越运转设备、卷扬
吊钩没对准货物重心、简化挂索、捆绑不牢不吊
6米以上长大件货物无牵引绳不吊
安全装置、机械设备有异常或有故障不吊
从人头上越过及垂臂下站人不吊
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易爆器械无安全措施不吊
六级以上大风和雷暴雨时不吊
在斜坡上或坑沿不填实不吊
深层根源:
心理因素:侥幸心理、从众心理
制度缺陷:安全考核流于形式、奖惩机制失衡
文化影响:企业“英雄主义”文化鼓励冒险
管理对策:
技术介入:智能穿戴设备监测生理状态、行为识别AI摄像头
物的不安全状态
定义: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具体表现:
设备设施存在缺陷或故障
危险物品存储不当
生产环境不良(如照明不足、通风不良)
防护装置缺失或失效
事故演变过程:
不安全状态 → 不安全行为 → 未遂事件 → 事故
综合来看,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事故发生的潜在风险点。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可以显著降低这些风险,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