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20世纪初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冲突,主要交战国分为同盟国和协约国。战争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即《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于1918年11月11日结束。
战争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和军备竞赛。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成为导火索。奥匈帝国于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随后欧洲各国相继卷入战争。
战争进程
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进行,涉及西线、东线和巴尔干半岛等多个战场。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退出了战争,而美国则加入了协约国一方。1918年,协约国在西线发起了一系列攻势,逐步推回德军防线。
战争结束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着同盟国的失败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停战协定是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道车站签署的,当天中午11时,各战胜国鸣放礼炮101响,宣告战争结束。
战争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参战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经济和社会结构也遭受严重打击。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试图通过国际联盟等多边机制来维护世界和平。然而,这一体系并未能有效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11日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的方式结束,标志着这场全球性冲突的终结。战争不仅重塑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对国际关系和全球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