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具体篇章为卷一中的《考城隍》。这句话的意思是: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刻意的、带有目的的做好事,即使做了好事也不应该提倡和奖励。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无意之中做了坏事,并不是自己的本意,即使做了坏事也不应该受到惩罚。
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善恶观的独特理解,强调了行为的动机和意图比结果更为重要。它表达了一种宽容和谅解的态度,认为人们在做善事时如果带有私利或目的,那么这种善行就不应该得到过分的赞扬;同样地,人们在无意中做了恶事,也不应该受到惩罚,因为这不是他们的本意。
这句话也体现了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