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诗人节、屈原日、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天中节、夏节、艾节、粽子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的节日。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其中,端阳节是因为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重午节则是因为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此外,端午节还有五月节、菖节、蒲节、浴兰节、天医节、草药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五黄节、诗人节、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别称。
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样,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平安和吉祥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