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他的字受到皇帝的喜爱。以下是关于柳公权的一些传说故事:
与皇帝的对话
柳公权曾在京城办公事时,被皇帝唐穆宗见到并赞赏其书法。皇帝升了他的官,并问他用笔的方法,他回答说:“心里正直笔才会拿得正,才可以叫做书法。”
卖豆腐老人的启发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们写的字后,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老人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柳公权不服气,要求老人写几个字给他看。老人笑着说:“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并写下了“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最终成为著名书法家。
以笔为谏
唐穆宗荒淫无度,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回答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法自然尽善尽美。”穆宗听后有所感悟,明白柳公权是在借用笔法进行劝诫。
三步之才
柳公权曾随从唐文宗去未央宫花园中游玩,文宗让他作诗祝贺春衣发放完毕。柳公权应声念道:“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文宗高兴地说:“曹子建七步吟诗,你竟只需三步。”
戒骄成名
柳公权小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受老师和父亲的训斥。他下决心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字写得大有起色。一天,他在村旁的老桑树下举行“书会”,一个卖豆腐的老人对他的字提出批评,柳公权不服气,经过一番争论,最终决定到城里去看看老人的字。他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非常出色,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加努力练字,最终成为著名书法家。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柳公权的书法才华,还体现了他勤奋好学、不断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