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简称SAE)制定的标准,即SAE J3016《驾驶自动化分级》。该标准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六个等级,从L0到L5,每个等级代表了不同的自动化程度,具体如下:
L0 无自动化阶段(No Automation)
车辆没有自动驾驶功能,所有驾驶操作均由驾驶员本人控制,包括基础的警告系统。
L1 驾驶辅助阶段(Driver Assistance)
车辆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可以执行单一的车辆行驶任务,如控制汽车的行驶速度或转向。驾驶员需要持续保持驾驶姿态并随时干预。
L2 部分自动驾驶阶段(Partial Automation)
车辆可以同时自动控制转向和车辆的加速减速,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驾驶员持续保持驾驶姿态并随时干预。
L3 条件自动驾驶阶段(Conditional Automation)
系统能够对行车环境做出实时监控,可以进行非紧急情况下的自主驾驶,要求自动驾驶算法具备更高的要求。驾驶员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脱手,但需要在必要时接管驾驶。
L4 高度自动驾驶阶段(High Automation)
在特定情形下,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对紧急情况做出自主应对而无须人类驾驶员介入。
L5 完全自动驾驶阶段(Full Automation)
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任何行车环境下的驾驶操作,无需人类驾驶员的介入。
此外,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该标准与SAE标准基本一致,同样将自动驾驶分为六个等级。
建议:
了解具体需求: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适用于不同的驾驶场景和需求,消费者在选择车辆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驾驶习惯来选择合适的自动驾驶等级。
关注法规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法规的完善,自动驾驶等级的标准和定义可能会发生变化,建议持续关注相关标准和法规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