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顾名思义,就是 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它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体系,涵盖了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思想。
国学的现代含义产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曾国藩继承明儒传统,身体力行,通经致用,后来又有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调和传统与现实的阴阳关系。国学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包括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以及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广义上,国学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而狭义国学则是指中国古代学说,其代表是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等。
学习国学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国学是我们每天都需要的人文思想,是我们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