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总额法和净额法。
总额法
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递延收益
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分期摊销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报废等),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
借:递延收益
贷:资产处置收益(出售、转让时)或营业外支出(报废、毁损时)
净额法
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递延收益
将补助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
借:递延收益
贷: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
特殊情形的处理
实务中存在政府无偿给予企业长期非货币性资产的情况,如无偿给予的土地使用权和天然起源的天然林等。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总结
企业在处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时,应根据补助的性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总额法或净额法),并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进行合理的摊销或冲减。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企业还需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