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与《换鹅帖》
王羲之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有一个特殊癖好,就是喜欢大白鹅。传说东晋时期山阴地方有个道士想请王羲之给他抄写《道德经》,为了得到王羲之的答应,道士用一批品种优良的大白鹅作为交换条件。王羲之为了大白鹅爽快答应了,并抄写了《道德经》,这卷作品后人称之为《换鹅帖》,是王羲之仅次于《兰亭序》的第二杰作。
欧阳询与卧碑三日
欧阳询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在隋朝就已声名远播,到了唐朝达到鼎盛,但他依然虚心好学。有一次外出,他在路边看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写的章草石碑,反复观看研究,竟然在旁边研究比划了三天三夜,这种求知欲望无人能及。
肖显拜师
明朝书法家肖显少儿时,同村里好书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作“写大字比赛”。一位砍柴的老爷爷路过,看到他们写字后,用鞋头蘸着墨在纸上一挥,写出个“一”字。肖显看罢惊呆了,立刻跪在老人面前拜师。老人告诉他“一”字似柴担,须刚柔兼而有之。肖显拜师之后,将老人写的“一”字贴在床头,日日观赏琢磨其用笔之法,最终成为一名书法家。
蔡邕的“飞白书”
蔡邕是汉朝著名的书法家,他独创了“飞白书”。一天,他在等待接见时,看到几个工匠用扫帚蘸着石灰水在刷墙,从中得到启发。他回到家中,按照工匠刷墙的样子,在纸上写“门”字,结果写出了一道白印,从而创造了“飞白书”。
钟繇掘墓偷艺
钟繇是东汉末年的书法家,他对书法的热爱到了痴狂的地步。他曾因向韦诞借阅蔡邕的“笔论”被拒,气得捶胸呕血。后韦诞去世,钟繇派人从其墓中挖出那本书,反复研究,终于领悟用笔的奥妙。
王羲之天台山拜师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天台山的美景吸引,便在山顶住了下来。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然把一个澄澈青碧的水池都染黑了。有一天夜里,王羲之练字到深夜,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老人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
柳公权发奋练字
柳公权小时候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字后,批评他的字“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柳公权不服,去华京城寻找那位用脚写字的人,发现那是一位无臂的老人,用右脚写字,笔法如龙飞凤舞。柳公权深受触动,跪地拜师,老人用脚写下:“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柳公权铭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最终成为著名书法家。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书法家的才华和勤奋,还反映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法艺术的魅力和历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