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文卿是《儒林外史》中一个 正直、重情重义、不贪图眼前蝇头小利的人。他虽然是崔按察门下一戏子,但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道德信念。鲍文卿在按察司面前替被朋友连累的向知县求情,并且拒绝接受知县的五百两银子,认为只有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他的行为体现了他的正直和忠厚善良,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人才的尊重和爱护。
具体来说,鲍文卿在以下几方面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正直不贪:
鲍文卿不贪图眼前的利益,即使面对巨大的诱惑,也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当两个书办恳求他在向鼎面前说情并承诺给予丰厚报酬时,他坚决拒绝了,认为在公门里修行才是正道。
重情重义:
鲍文卿替素不相识的向知县求情,表现出他对弱者的同情和正义感。他并不认识向知县,但出于对才子的尊重和同情,毅然向崔按察求情,并建议亲自告知向知县此事。
尊重人才:
鲍文卿不仅关心向知县的命运,还主动收倪老爹的儿子倪廷玺为继子,教他读书管理戏班,体现出他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护。
忠厚善良:
鲍文卿在得知崔按察病故后,回家做生计,并且对待倪廷玺如同亲人一般,送他读书并为他娶妻,显示出他的善良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鲍文卿是《儒林外史》中一个典型的正面人物,他的正直、重情重义和对人才的尊重,使他成为小说中一个令人敬仰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