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平均律是什么

时间:2025-02-13 00:05:06 主机游戏

十二平均律是一种 将一个八度音程平均分成十二个等距半音的音律系统。在这种音律系统中,每个相邻半音之间的频率比完全相等,约为1.05946。这意味着,如果你将一个八度音程(例如从C到高音C)平均分成十二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频率都会略有不同,但它们之间的差异非常小,以至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听起来是相等的。

十二平均律的发明解决了数千年来难以自由转调的难题。在十二平均律出现之前,音乐中的调律通常基于纯律或五度相生律,这两种律制在转调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纯律虽然保证了纯五度和纯八度的准确性,但在转调时会产生不和谐的音程。五度相生律则无法还原为纯律,且在转调时容易失准。

十二平均律最早由明朝的律学家朱载堉提出,他通过数学计算,将八度音程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个等份称为一个半音。这一发明早于西方五十年,朱载堉的计算基于对数关系,确定了每个半音的频率比值为1.059463094。

十二平均律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西方乐器的定音都是基于十二平均律。钢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每个半音都具有同等地位,使得在钢琴上演奏不同调性的作品变得非常方便。此外,十二平均律也是现代音乐理论的基础之一,许多音乐创作和演奏都依赖于这一音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