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原碧江县)、福贡、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怒族自称“怒苏”(泸水)、“阿怒”(福贡)、“阿龙”(贡山)和“若柔”(兰坪),自认为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
怒族使用怒语,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怒族可能有两个主要来源:一部分来自泸水县一带的怒苏人,另一部分则来自福贡、贡山县的阿龙或龙人。这两部分人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怒族。
怒族的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荞麦和玉米,粮食作物品种比较单一。怒族民间大都栽种漆树和黄连等经济作物,也从事织红纹麻布、编竹器、做木器、烧制陶器和酿酒等家庭手工业。怒族妇女采用传统工艺酿酒,具有独特的服饰和装饰。
怒族的住房多为干栏式竹楼、木楞房和土墙房,石头顶房现已少见。怒族男女均喜饮酒,并喜欢豪饮。在居住方面,怒族住房分木板房及竹篾房两种,在木桩上铺设木板或竹篾席建成。
怒族是一个跨国而居的民族,在邻国缅甸的克钦邦北部高黎贡山区及恩梅开江上游地区也有怒族居住,估计人数约有3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