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该罪行的刑罚如下:
一般情况: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构成要件
主体: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故意予以掩饰、隐瞒。
客体: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
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
量刑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犯罪情节较轻:通常处以罚金。
犯罪情节一般:处以3个月以上2年以下的管制或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拘役。
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关联法律
《刑法修正案(六)》:将犯罪对象由“犯罪所得的赃物”扩大为所有“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其他相关法律:如《刑法》第177条之一等,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处理。
以上信息提供了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详细法律条文、构成要件、量刑标准及相关法律链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