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5-02-12 23:07:47 主机游戏

《孟子·梁惠王上》的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专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行!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译

梁惠王说:

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受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受荒年也是这样。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专心的。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

大王何必非要说利呢?只要有仁义就行了。如果王只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国家呢?’大夫也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家庭呢?’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才有利于我自己呢?’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建议

《孟子·梁惠王上》通过对话形式,阐述了孟子关于仁政和民本思想的核心观点。梁惠王希望通过仁政来增强国家实力,而孟子则强调仁义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仁义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建议在实际治理中,应以仁义为本,兼顾利益,以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