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孝歌》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元夕二首》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明·王守仁
《木兰歌》
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唐·韦元甫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唐·孟浩然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宋·文天祥
《绝句》
忠孝义慈行方便,不须求我自然真。——唐·吕洞宾
《桓灵时童谣》
举孝廉,父别居。——汉·佚名
《孟子·离娄下》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孟子
《诗经·小雅·蓼莪》
父母之恩,浩荡如天。——佚名
《国风·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这些诗词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父母的敬爱与感激,体现了孝道文化在中华传统中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