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宗教是指在中国具有一定历史影响,形成中华民族风范,拥有一定规模性和区域性而形成具有一定地位的信教教别。它们分别是:
佛教:
佛教于公历纪元前后传入中国,经过长期传播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包括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地区的上座部佛教。
道教: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形成于东汉时期,奉老子为教祖,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派系,主要经典包括《道德经》《正一经》和《太平洞经》。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起源于7世纪中叶由阿拉伯传入中国,经过长期传播和演变,对中国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习俗产生了深刻影响。经典代表为《古兰经》。
天主教: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同为基督教的三大派别之一,明朝时传入中国。天主教的信徒将所崇奉的神称为“天主”,故在中国称天主教。主要经典为《圣经》。
基督教(新教):
广义上基督教包含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派,狭义上在中国特指“新教”。基督教在唐朝时已开始传入中国,但未盛行,鸦片战争后逐渐增多。
这些宗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信众共计一亿余人,现有宗教活动场所约10万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