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 民国以前所建的村落。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这些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主要特点
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
传统村落不仅保存了传统的建筑环境、风貌和村落选址,还包含了独特的民俗民风,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相融合、依存的整体。
动态的历史进程:
传统村落的建筑不同于古建,它们不仅有人居住和生活,还必须不断地修缮乃至更新,因此村落呈现出斑驳而丰富的历史变迁。
生活生产基地:
传统村落不仅是生产和生活的基地,也是社会构成最基层的单位,直接关系到村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文明价值及传承意义:
传统村落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至今仍深刻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气质。
保护与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村落面临急剧消失的生存危机。因此,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成为关键。保护传统村落不仅是为了保存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为了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认定标准
传统村落的认定标准包括:
1. 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建筑环境、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
2. 具有独特的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
举例
一字格古村(昆明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一个宁静而秀美的彝族古村,因马帮的经营一度兴盛繁华,后来因马帮的远去而渐渐衰落。
大桥村(关岭自治县关索街道):集稻田、古建筑、古桥、河流于一体的传统村落。
禾木村(新疆布尔津):被雪山和森林环抱的童话小镇,有着独特的木屋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丹巴藏寨(四川甘孜):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具有独特的藏族风情和建筑风格。
扎尕那(甘肃迭部):被山峰与云雾包围的仙境,建筑风格融合了藏族的粗犷与汉族的精致。
元阳哈尼村落(云南元阳):以层层叠叠的梯田而闻名,展现了哈尼族的农耕文化。
肇兴侗寨(贵州黔东南):以雄伟的鼓楼和浓厚的侗族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村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