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是20世纪中国山水画坛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艺术风格独特,擅长通过笔墨表现意境,强调“意境高远、笔墨淋漓”的艺术理念,并提倡“雅俗共赏、文墨并重”的艺术观念。傅抱石的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笔法简练而富有韵律感和韵味。
《丽人行》:
创作于1944年9月,1996年郭家以1078万元的价格拍卖。
《江山如此多娇》:
与关山月合作完成,描绘的是云开雪霁、旭日东升时,莽莽神州大地的美丽图景。该画现收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擘阮图》:
1945年创作的纸本设色画。
《雨花台颂》:
1958年1月创作。
《塔景钟声》:
1960年作。
《山行遇雨》:
1949年创作。
《松下四老》:
1944年创作。
《松阴观泉图》:
纸本,设色,纵135.8厘米,横34厘米。图绘峰岩峭拔,高耸接天,岩间倒悬三重瀑布。
《西陵峡》:
1960年创作,中国美术馆藏。
《巴山烟雨》:
1944年创作。
《观瀑图》:
1945年创作。
《听瀑图》:
远景壁立千仞,高不见天,直泻的飞瀑把通幅的“气”贯穿画面。
《疑是银河落九天》:
创作于1963年,图绘四位高仕驻足于飞瀑之下。
《湘夫人》:
傅抱石反复描绘的仕女形象,是其笔下最成功的代表作品之一。
傅抱石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他的创作不仅在技法上独树一帜,更在情感表达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使观者在欣赏其画作时,仿佛能感受到山川的雄浑与壮丽,以及画家对山水的那份深情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