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俄石油协议巨亏的真相,存在以下几种解释:
随行就市的价格机制
中俄之间的石油贸易协议并非固定价格,而是基于随行就市的原则。贷款利率和原油价格都会随着市场波动而调整。具体来说,中俄原油长期贸易协定中的价格是通过一个复杂的公式计算出来的,该公式基于布伦特原油价格,并考虑了其他多种因素。双方经过长期艰苦的谈判,最终确定了这一价格机制。
招标确定的港口价格
实际的石油港口价格是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的,通常比布伦特原油价格略低。这种价格机制确保了中俄双方在价格上的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
复杂的谈判过程
中俄在签订长期大额石油贸易合同时,会留有足够的协商空间。虽然具体细节属于商业机密,但可以肯定的是,价格不会在合同期内一成不变,也不会像汇率那样每天都在变动。最可能的形式是每隔一段时间根据国际油价的变化均值来结算供给价格。
官方澄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曾误判中俄石油贸易亏损,但他在了解真相后公开认错并道歉。事实上,中俄之间的协议是贷款换石油的协议,贷款利率和石油价格都是随行就市的,并非固定利率和固定价格。
市场因素
国际油价的波动对中俄石油贸易协议的实际执行有一定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这一贸易中吃了大亏。例如,尽管国际油价下跌,但通过协议中的价格计算公式和调整机制,中国仍然能够以相对合理的价格获得石油。
综上所述,中俄石油协议并非巨亏,而是基于市场机制和国际油价波动的随行就市协议。双方通过复杂的谈判和价格计算公式,确保了各自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