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会表演
花会最早称香会,因解放后破出迷信,改香会为花会。花会属于民间组织,始见于明朝中叶,花会有文会和武会之分。文会:各种行业都有自己的会,如粥茶会、面茶会、青菜会、献盐会、缝绽会等几十种名目。武会:门内有杠箱会、狮子会、中幡会、杠子会、石锁会、双石会、吵子会、花坛会、花钹大鼓、开路会、五虎棍、秧歌会、太平会等十三种名目。门外有旱船、踏车、云车、小车等各名目。此外还有吏部杠子会、户部秧歌会、礼部大执事会、兵部杠箱会、刑部石锁会、工部石锁会、太子府花坛会、掌礼司太狮会、翰林院五虎棍会、雪池五虎打路会等十堂官会。
旧时花会献艺的场所主要是三山五顶。三山既平谷的丫髻山、门头沟的妙峰山、石景山的天台山。五顶既京城五座比较闻名的娘娘庙:东直门外的称东顶、海淀蓝靛厂的称西顶、永外大红门的称南顶、安定门外的称北顶、丰台草桥的称中顶。乾隆皇帝封妙峰山娘娘庙为金顶,地位在五顶之上。
舍缘豆
清朝前妙峰山每年两次庙会,农历四月初一至十八的春香庙会和农历七月初一至十五的秋香庙会,庙会期间花会必来朝顶进香,各会以到妙峰山朝顶为荣,并规定未到妙峰山朝顶的花会不为正宗会,各会严格遵循车笼自备,茶水不扰的会规,提倡一秉虔心和无私奉献精神。
妙峰山庙会兴盛时期花会多达几百档,自1990年恢复妙峰山庙会以来,已有130余档民间花会遵循传统会规到妙峰山朝顶献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