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丧葬习俗

时间:2025-02-11 21:45:31 主机游戏

  建国前,城乡丧葬礼仪繁琐。其程序一般是:1为死者梳洗更衣。一般穿白棉布衣3套。2发讣告,通知亲族、戚友前来吊唁,送香烛、纸帛、挽联和钱物。3设灵堂,做斋事,请僧道念经超度。4尸体入殓。一般以黄、紫纸铺底,丝棉裹尸。5出殡。出殡前举行祭礼,孝子(长子)头戴麻冠,身穿孝服,腰系麻带和斧头大刀,脚穿草鞋,手持孝棒、魂幡,对死者三跪九叩,其他亲属也随后而拜。出殡一般在上午六七点钟进行。灵牌、灵屋、挽联、祭幛、花圈和锣鼓队在前,道公鸣锣击鼓打钹吹笛鸣炮开道,并抛纸钱,接着是8名汉子抬棺慢行,孝子持魂幡于棺前,直系子孙、亲属于棺后,最后是亲友手持黑扇和檀香,列队送行。沿途所经过的人家在门口烧起一堆火,或泼水,以示送别和驱邪。亲友一般送至半途则回主家,以桃叶水洗面、烟火熏眼,实行洁净;6埋葬。7圆墓,即下葬三天后孝子认墓、加土。8祝七。自去世之日起,每满7天为一个七期,在每个祝七期间,孝子于傍晚带孝供饭祭祀,并在出殡途上插香。男性死者以三七为重,女性死者以五七为隆。9守灵。守灵期一般为100天或120天(自亡日起计),此期间,孝子忌剃发和串户做客。10除服。一般是去世后100天举行,也有另择黄道吉日进行,其时,先做斋事,焚化灵屋、冥府钱币、阴人衣物及孝子的麻衣,最后将灵位送上神阁,故又称上高、脱麻或做百日。在办丧事过程中,以除服较隆重。富有之家多设道场请道人、僧侣祭祀数天。一般家庭则做半夜吉。贫苦之家丧事从简,有的只以草苇裹尸、破缸当棺隔土埋葬后则算完事。有的村庄以村或宗族、姓氏为单位组织起盂兰会、千人会等,按丁设股筹集治丧资金,统筹安排或借贷以解决贫困之家治丧经费之不足。建国后,盂兰会、千人会均被废。基督教徒,丧事从简,仅请教父(教头)念经超度,随后送往葬场。

  建国后,城乡丧葬习俗变化不大,但城镇党政机关有所变革,废除旧时丧葬环节,举行追悼会,由死者的亲属及生前好友为死者赠送花圈、挽联,并臂带黑纱,胸佩白花瞻仰死者遗容,行三鞠躬,寄托哀思。

  埋葬方式,城乡居民一般实行土葬,少数寺庙的僧尼实行火葬。建国后,县人民政府为节约用地,大力提倡火葬,曾于1981年拨款10万元于大水桥水库西侧建起火葬场,但由于群众对火葬认识不足等原因而未启用,至今仍多土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