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软件评审,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建议:
评审准备
项目经理将工作成果提交给QA,并提出评审申请。
QA编写《软件技术评审记录》,并经部门经理确认。
项目经理组建评审会成员,确定主持人、记录人。
QA确定评审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并提前通知。
QA提前2天将工作成果和《预读报告》模板发给评审员,评审员提前一天将《预读报告》发送至项目QA和项目经理。
评审会议
评审主持人介绍议程、重点、原则和时间限制。
评审成员在《软件技术评审记录》上签名。
工作成果的作者或项目经理介绍工作成果,评审员提出疑问,双方达成一致处理意见。
记录员记录会议中的争议问题。
评审小组给出结论和意见,主持人签字后结束会议。
评审结论
评审结论包括通过、原则通过和未通过三种。
通过:不需要修改,工作成果配置项交由配置管理人员管理。
原则通过:稍作修改,需进一步修改后确认。
未通过:需要修改,需重新评审或修改后再次评审。
评审的入口检查
对输入标准进行检查,确保产品完成、参考文档正确且最新、拼写检查等。
主持人进行快速检查,发现的缺陷应不多于X个。
组织评审
组成评审团队,分配角色如用户、测试人员、系统分析师、质量分析师、服务分析师等。
角色分配应与成员兴趣和专业相关。
评审的规程
评审测试用例时,关注整体思路、薄弱环节、需求覆盖率、定义、测试环境、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测试用例应向自动化测试转化,提高测试效率。
评审的依赖经验、走过场和依托检查清单
评审不应仅依赖经验或流于形式,而应依托检查清单进行标准化评审。
测试用例的精雕细琢
测试人员需仔细审视测试用例,确保覆盖范围全面、步骤清晰明了、优先级合理。
开发人员参与评审时,需确保测试用例与代码实现一致。
分层次评审
根据用户需求的分层次进行评审,确保需求评审的有效性。
需求评审
充分准备评审好的软件需求说明书,仔细领会用户要求,梳理合理与不合理的需求。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确保软件评审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从而尽早发现并解决项目中的缺陷,提高软件质量,降低后期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