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软件发明专利通常有以下六个步骤:
准备申请材料
提供需求设计说明书。
软件著作权登记信息采集表。
盖章的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
源代码等。
填写软件基本信息
软件全称。
软件简称(可不填写)。
版本号。
是否为升级版本,以及上一版本的登记号和升级功能。
软件开发完成日期。
首次发表日期。
填写著作权人信息
如果是公司申请,需要填写公司名称、地址、统一信用代码等。
软件其他信息
软件依赖的硬件运行环境(如CPU、硬盘大小、内存大小等)。
软件运行的软件环境(如Linux+tomcat)。
编程语言的版本号(如使用Java,填写JDK版本)。
软件的代码行数。
软件功能和技术特点。
填写申请人信息
包括申请人的姓名。
申请人的通讯地址(一般填写公司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电话号、邮箱号、手机号、传真等。
撰写方法
确定执行主体
在撰写之前,要先确定执行主体,以确定的执行主体的第一视角进行权要撰写。
执行主体的选择应从法律、技术、市场、维权角度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执行主体,使得专利权具有经济价值。
单侧描述
单侧描述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以执行主体为主语描述其执行步骤,二是当方案中需要出现另一执行主体所执行的动作时,通过解释说明的方式进行描述。
结果和过程撰写方式
在权要撰写中,可以采用结果端的撰写方式或过程端的撰写方式。
过程端可以认为是方法特征的撰写方式,结果端可以认为是产品特征的撰写方式。
与计算机数据逻辑的关系
过程端和结果端都是数据的体现方式,过程端是将数据作为执行对象进行的数据处理过程;结果端是将数据作为主体,用解释的方式进行限定描述。
实施例的撰写
不论哪种方式,都可以相互转换。例如,过程端的撰写方式可以描述为结果端的描述方式,结果端的描述方式也可以作为过程端的内容。
注意事项
清晰性
无论涉及哪个领域的专利申请,均需要满足清楚、完整、能够实现(说明书的撰写要求)。
自然语言描述
在撰写涉及计算机程序的专利申请文件时,应使用自然语言详细描述计算机程序的各个步骤,以便将方案介绍清楚及完整介绍发明构思。
避免仅记录单个程序实现的功能
在撰写时,应避免仅专注于记录单个程序实现的功能,而忽视了程序流程间的协调与控制,从而忽略了从整体解决方案角度进行考虑的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撰写软件发明专利,确保申请过程顺利进行并保护发明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