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采购项目中,控标是确保采购质量和项目成功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控标方法:
明确需求
需求文档的重要性:编写详细的需求文档,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性能指标、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安全要求等,确保所有供应商在同一基础上进行竞标。
需求调研与分析: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用户测试等方法进行需求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和分类,形成完整的需求文档。
设定评审标准
多维度评审标准:评审标准应涵盖技术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成本、交付周期、以往案例等多个方面,确保选择的供应商能够满足项目需求。
评审委员会的组建: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应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专家、财务专家等各领域的专业人员,确保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细化合同条款
限定采购参数:在招标文件中设定特定的产品参数或技术要求,限制只有少数几家供应商能够满足。
要求厂家授权或质保承诺书:要求投标者必须提供制造厂商的书面授权或质保承诺书。
接入、联网等软件限制:要求投标产品必须能够接入特定的软件系统或联网平台。
苛刻的本地化服务要求:要求供应商提供本地化团队和免费售后时长等。
增加演示和测试
项目特定功能演示:要求供应商进行项目特定功能的演示,确保其解决方案能够实际满足需求。
测试报告:要求供应商提供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第三方检测报告。
增加资质门槛
公司注册资本、软件著作权、高新企业认证等:设置资质门槛,确保供应商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认证。
过往项目经验和业绩:要求供应商提供过往类似项目的合同数量和金额,以及参与项目的人员数量和社保在册时间。
实施/售后门槛
要求本地化团队:要求供应商必须有本地化团队,以便更好地服务本地客户。
免费售后时长:要求供应商提供较长的免费售后时长,确保后期服务的质量和持续性。
提供额外资源:如海报、宣传单、宣传视频等。
确定有竞争的情况
用一家陪标公司杀价格:在有竞争的情况下,引入一家陪标公司进行价格竞争,从而控制整体采购成本。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软件采购项目的标书质量,确保采购过程公平、公正,最终选择到最合适的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