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软件要突破当前的局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补短强基:
针对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强。这包括优化组织模式,发挥工业企业的主体带动作用;细化政策对象,分层次推进工业软件关键技术的突破;扩大应用市场,促进工业软件产品的创新;挖掘人才潜能,多渠道支持工业软件人才的培养。
追赶突破:
鼓励国产自主工业软件公司突破核心技术,打造产业生态,实现合作共赢,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通过深度应用带动技术进步,特别是在ERP等细分领域,国产企业正在逐步迎头赶上。同时,需要解决商业化模式不完善的问题,围绕产业集群进行软件的开发和设计,以覆盖全产业链,便于各上下游企业的实际应用。
卓越引领:
在政策与创新双轮驱动下,推动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这包括政府探索教育立法保障、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数据与知识产权保护、构建产业创新生态。利用AI赋能、产品集成、服务上云等技术趋势,为中国工业软件产业提供新的增长点。
市场应用与反馈:
通过实际应用和用户反馈,不断迭代和优化工业软件,提升其性能和用户体验。例如,智软所在湖北船舶产业中成功抢回市场份额,显示了国内技术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
标准化与营销:
推动流程标准化,建立可复制销售的标准套件,从头部客户开始导入使用,并走互联网品牌营销模式,做全球市场。同时,保持快速迭代,结合当前先进科技,注重用户体验,建立高粘性的用户生态链。
综上所述,中国工业软件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作,包括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扩展、人才培养和标准化建设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逐步提升中国工业软件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