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配置项的划分主要依据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活动产生的产物,这些产物经过审批后即可被认定为软件配置项。根据权威文档,软件配置项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与合同、过程、计划和产品有关的文档和资料
这些文档和资料是软件配置项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项目从需求分析到产品交付的各个阶段,包括合同文件、项目计划、设计文档、测试报告等。
源代码、目标代码和可执行代码
这些代码是软件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软件的功能和实现。源代码是开发人员编写的原始代码,目标代码是经过编译后的代码,可执行代码则是最终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
相关产品
这包括软件工具、库内的可重用软件、外购软件及顾客提供的软件等。这些产品与软件一起使用,共同构成了软件系统的整体环境。
在软件配置管理中,配置项的识别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根据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的要求,需要有文档化的配置项识别准则,并根据这些准则进行配置项的识别和列出。这包括给配置项分配唯一的编号、名称,并标明其重要属性,如存储位置、负责人、对应源码语言、受控级别等。
此外,配置项还可以根据其重要性和变更频率进行分类,如基线配置项和非基线配置项。基线配置项是软件生存周期中稳定不变的部分,作为后续开发工作的基础;非基线配置项则可能经常变更,需要更灵活的管理和控制。
综上所述,软件配置项的划分主要基于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产物,包括文档、代码和相关产品。通过制定明确的配置项识别准则和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软件配置,确保软件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