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需求规约是定义软件需求的基本格式,是项目方和需求方共同协商的项目规则和标准。以下是软件需求规约的一些关键步骤和要素:
引言
文档开头应简要介绍软件系统的目标和需求规约的目的。
描述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和预期用户。
系统概述
提供系统的总体功能描述,列出所有功能点及其目的和要求。
可以包括系统的性能需求和设计约束的说明。
功能描述
对每个功能进行详细描述,包括输入、处理过程、输出和处理结果。
使用自然语言或半形式化符号体系来表达需求。
性能需求
定义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
描述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要求。
设计约束
说明系统设计和实现中的限制条件,如硬件限制、软件平台限制等。
描述可能影响系统设计的因素。
验收标准
定义系统验收的条件和方法,包括测试用例和测试计划。
描述如何验证系统是否满足需求规约中的要求。
其他要素
包括术语表、定义、缩写词的解释等,以确保文档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可以包括版本控制和修订记录,以便跟踪需求的变化。
规约的风格
非形式化规约:使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易于理解,但可能不够严谨。
半形式化规约:使用半形式化符号体系(如UML、BPMN等),包含术语表和标准化表达格式,较为严谨但仍有灵活性。
形式化规约:基于良构数学概念的符号体系,如形式化语言或模型,具有高度严谨性和可验证性,但可能难以理解。
示例
引言
本文档旨在定义名为“XXXX系统”的软件需求规约。该系统旨在实现客户关系管理(CRM)功能,并满足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的需求。
系统概述
XXXX系统提供以下功能:
客户管理:添加、修改、删除客户信息。
销售管理:记录销售机会、跟踪销售过程。
客户服务:管理客户咨询、处理服务请求。
功能描述
客户管理:
输入:客户基本信息(姓名、电话、邮箱等)。
处理:存储客户信息到数据库。
输出:客户信息列表。
销售管理:
输入:销售机会信息(客户ID、产品ID、金额等)。
处理:更新销售机会状态。
输出:销售机会状态更新记录。
客户服务:
输入:客户咨询内容。
处理:分配给相应的服务人员,并记录处理结果。
输出:客户服务记录。
性能需求
系统应支持至少1000个并发用户,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
系统应支持24小时不间断运行,数据备份时间不超过4小时。
设计约束
系统必须运行在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上。
系统必须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如SQL Server)存储数据。
验收标准
所有功能点需通过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系统性能测试结果需满足性能需求。
通过以上步骤和要素,可以确保软件需求规约清晰、完整、一致,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