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的度量可以分为两大类:
衡量测试效率和测试工作量
工作量指标:例如测试效率评价、测试进度S曲线等。S曲线通过追踪测试过程中每周(或天、小时)尝试的测试用例数目或测试点数目,以及成功完成的测试用例数目或测试点数目,来评估测试进度与计划的匹配程度,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从质量的角度表明测试的结果
结果指标:例如缺陷数量、到达模式、系统崩溃和挂起的次数等。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测试过程度量
在测试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度量:
测试过程S曲线
S曲线的X坐标代表时间单位,Y坐标代表测试用例数目或测试点数目。通过图表展示每周(或天、小时)的测试活动,可以直观地看到测试进度和效率。
缺陷度量
包括缺陷数量、缺陷密度、缺陷闭环时间等。缺陷密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发现的缺陷数量,反映了软件的质量水平。缺陷闭环时间是指从缺陷发现到修复验证的整个过程时间,反映了团队的响应速度和缺陷修复效率。
测试覆盖度
测试覆盖度是指已经测试的需求数量占总需求数量的百分比,反映了测试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测试覆盖度可以评估测试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测试进度。
测试效率
测试效率可以通过测试用例的执行速度、缺陷发现率等指标来衡量。高效的测试过程应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更多的缺陷。
测试环境稳定性
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对测试结果有重要影响。通过度量测试环境的性能指标,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度量方法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度量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项目特性:
不同类型的项目可能需要不同的度量方法。例如,对于功能明确、易于量化的产品,可以采用按功能点数量收费的方法;对于大型复杂项目,则可能需要按项目投入比例或人天计费。
测试阶段:
在测试的不同阶段(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进行度量,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数据收集和分析:
度量数据的收集应尽可能自动化,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分析方法应能够量化地评定测试过程的能力和性能,提高测试过程的可视性。
通过上述度量和分析方法,软件测试团队可以更好地管理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从而确保软件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